在胶东文化氛围中“咂摸”烟台味道
市政协委员、烟台福来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洋——
在胶东文化氛围中“咂摸”烟台味道
(相关资料图)
烟台福来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洋在工作中。
5月29日,恰好赶上福来齐每周例行研发试菜日,桌上摆满了各类胶东特色美食,12人研发团队围坐一桌,仔细品尝并不时提出建议。
“我们每周都会进行研发试菜,研发团队中有7名专业厨师,剩下5名作为‘顾客’,大家从不同角度提出想法,对原有菜品进行改良再研发,追求菜品口味精益求精。”刘洋说。
福来齐是烟台第一家将胶东渔家文化与鲁菜融合的酒店,走进酒店,老花窗、海草房、老榆木茶几……浓郁的胶东文化元素扑面而来,好似走进了胶东民俗博物馆。然而,亲自设计这一切的刘洋在餐饮行当里,曾经只是一个“门外汉”。
2008年前,烟台星苑音像可谓家喻户晓,巅峰时期一度铺设了27家店面,拥有会员达20万人。刘洋便是星苑音像的创办人。
因为经营音像店,刘洋经常与全国各地的文化人打交道,外地朋友来到烟台,十分喜欢烟台的环境和饭菜,但总觉得在文化特色上有所欠缺。“当年,外地朋友说了一句‘烟台有海鲜无文化’,这让从没做过餐饮的我,下定决心要打造一个依托鲁菜发源地品牌和文化资源,具有胶东渔家文化特色的本土文化餐饮品牌。”刘洋回忆道,“家人朋友因为我并不了解餐饮行业而十分担心,但我觉得自己就是消费者,我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在知识储备方面,我交给自己一个课题,研究探索‘鲁菜餐饮产业与胶东渔家文化融合共生发展模式’。”
有了从消费者需求出发的本心和扎实的知识储备,加上刘洋在品牌策划、设计方面的积淀,福来齐成立并实现了快速发展。“福来齐已开设三家店,营业面积达3400平方米,员工120余名。”刘洋说。
怎样将鲁菜与胶东渔家文化进行融合?刘洋思路十分清晰。“福来齐致力于将就餐氛围博物馆化,同时,文化传播要趣味化。”刘洋说。
一方面,福来齐先后投资300余万元,收购了大量海草、老花窗、旧船舵、胶东民俗画、剪纸、旧花板等具有鲜明胶东印记的老物件,以及木雕、奇石、老家具等中国传统文化藏品,运用在门店装修装饰中,实现就餐氛围博物馆化;另一方面,福来齐免费向就餐顾客发放烟台话宣传手册133万册、烟台话宣传书签400万张、胶东文化手提袋25万个,总计价值达338万余元。
“我们希望顾客来到福来齐每走一步皆有胶东景,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有趣高效地了解烟台文化。”刘洋说。
在刘洋看来,烟台鲁菜饭店不少,菜品、服务是基础,文化才是酒店长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餐饮产业属于体验型经济,是公认的优质文化传播载体之一,如果能实现区域文化与餐饮产业融合共生,让客人在餐饮消费的同时,充分体验胶东渔家文化,则可有效地促进胶东文化的传承、传播。”刘洋认为。
在菜品质量把控上,除了每周研发试菜,福来齐还做到了标准化菜单管理,对从原材料采购与储存到加工与出品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上灶厨师年轻化、标准化。“每当更新标准菜单,我们就会对年轻厨师进行强化训练,很快每一位年轻厨师做出的味道跟大师傅一样。”刘洋说。
福来齐制作的地瓜面鱼籽包、福山老烧鸡等多道菜品分别获得中国饭店协会、山东省商务厅、烟台市商务局颁发的胶东名小吃金钻奖、齐鲁名吃、烟台名吃等荣誉称号。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2022年,福来齐与烟台工贸技工学校合作成立“福来齐”班,专门培养优质餐饮服务人员,确保优秀人才储备充足。“目前已经有24名学生在福来齐实习,下半年会有45名学生来实习,我们会通过企业文化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让学生们在实战中不断加深对餐饮行业的认识。”刘洋说。
今年,福来齐带着更好服务、更好环境和更好菜品有了更新目标。“今年,我们计划在莱山和黄渤海新区再开两家店,将提供100个就业岗位,增加产值3000万元,为烟台冲刺万亿城市贡献一份力量。”刘洋说。
“作为政协委员,本职工作要做好,履职更要有责任、有作为。”刘洋心系文化事业发展,提出的“提升烟台市城市视觉形象综合管理”“进一步完善城市定位,把烟台打造成‘艺术之都’”等多个提案被列为年度重点提案;牵头成立了“餐旅文娱行业委员议事室”,积极为行业发展鼓与呼。因履职中的优异表现,刘洋被授予2022年度市政协“四好委员”标兵称号。
“一枝独放不是春。希望通过委员议事室这个平台,一方面触摸行业发展脉搏,及时反映行业发展问题,收集行业发展良策,另一方面,与全市相关餐饮行业抱团发展,形成以特色餐饮吸引、服务游客的强大合力,共同促进烟台文旅产业发展。”刘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