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聚焦 > 正文

对联的由来简短20字_对联的由来 当前消息

2023-04-27 03:42:52 互联网

1、对联又称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也要押韵。

2、  【对联之起源】  哲学探源: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


(资料图片)

3、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

4、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

5、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

6、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

7、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8、”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老子》第42章。

10、)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

11、”(《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

12、”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

13、《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

14、”《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

15、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

16、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汉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17、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

18、“物生在两……,体有左右,各有妃藕。

19、”(《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天下的道路,只是一个包两个。

20、”(《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成熟、新生,二者于义为对。

21、对待之文,自太极出两仪后,无事无物不然;日用、寒暑、昼夜,以及人事之万有——生死、贵贱、贫富、尊卑、上下、长短、远近、新旧、大小、香臭、深浅、明暗,种种两端,不可枚举。

22、”(叶燮:《原诗》外篇)这种根源于阴阳二元论世界观偏爱成双结对的民族心理,是对偶句式得以产生并流行的深层原因之一。

23、前人的许多论述,也注意到了这种联系。

24、《文心雕龙•丽辞》:造物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

25、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

26、高下相须,自然成对。

27、……体植必两,辞动有配。

28、……  语言寻根: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

29、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

30、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31、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

32、在英语中,单词“car”与“jeep”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音节不相等。

33、而汉语“kǎchē”与“jīpǔ”,数量相等又音节相等。

34、汉语之所以能实现“音节”相等,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

35、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

36、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都有确定的长度和音调,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皆分平仄两大类。

37、平对仄即谓相拗。

38、这样,汉语的语素与语素之间(即字与字之间)就能建立起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的对仗关系。

39、而英语中,即使事物的名称、概念能够相对,单词的数量和词性能够相对,两个句子的句式能够相对,但其音节长短不一,独立性弱,可自由拼读,又无声调,故无法相对。

40、楹联大多数是写成文字,并且很多时候还要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它建筑物或器物上。

41、因此,楹联对仗的第二层即是所谓文字相对。

42、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

43、作为装饰艺术的一副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美。

44、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空间位置。

45、它具有可读性,又具可视性。

46、其方块构形,既有美学的原则,又包含着力学的要求。

47、它无论是横写与竖排,都能显得疏密有致,整齐美观。

48、而英文呢,它是拼音文字,每个单词长短不一,只表音,不表义,更无可视性,只能横排,不能竖排,无法从形体上实现真正的对称。

49、下面试举两个意思相同的中英文对偶句进行比较,以进一步说明为何只有汉语才有真正的对仗,而英文和其他拼音文字则不能。

50、  英文:(莎士比亚名言,按楹联形式排列)  中文:  构佳思;  写妙句。

51、  英文“上、下联”单词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也相同,但音节不相等。

52、读起来,因其无声调,上下联都是一个声音面貌,没有平仄相间带来的抑扬顿挫。

53、至于书写上,“下联”比“上联”少了两个字母的位置,故全不对称。

54、读者或许会想,能不能找出和写出一个英文对偶句,在单词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相同的基础上音节也相等,书写空间(字母数相等)也相等呢?不能说绝对不能,但因英文的音节、文字、语素不是三位一体的,实际操作起来只能是顾此失彼,即使莎翁这个对偶句,在英语中都是极其罕见的。

55、而中文的“构佳思;写妙句”情况就不同了。

56、你看,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相对,音节相等,平仄基本相谐,书写起来则完全整齐对称。

57、因此,英文“thinkgoodthoughts;writegoodword.”不是楹联,而中文“构佳思;写妙句。

58、”则可称为楹联。

59、  对仗之路: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

60、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对偶阶段,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

61、在我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

62、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殇。

63、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

64、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

65、《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

66、”(《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67、”(《明夷》卦“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68、”(《系辞下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

69、”(乾•文言传)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其对偶句式已十分丰富。

70、刘麟生在《中国骈文史》中说:“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毕具”。

71、他例举了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韵对等各种对格的例句。

72、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73、”(《郑风•子衿》)、“山有扶苏,隰有荷花。

74、”(《郑风•山有扶苏》)《道德经》其中对偶句亦多。

75、刘麟生曾说:“《道德经》中裁对之法已经变化多端,有连环对者,有参差对者,有分字作对者。

76、有复其字作对者。

77、有反正作对者。

78、”(《中国骈文史》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79、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80、”(八十一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81、”(二十二章)再看诸子散文中的对偶句。

82、如:“满招损,谦受益。

83、”(《尚书•武成》)、“乘肥马,衣轻裘。

84、”《论语•雍也》)、“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85、”(《论语•述而》)等等。

86、辞赋兴起于汉代,是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的新兴文学样式。

87、对偶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音乐美的修辞手法,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

88、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89、”  五言诗产生于汉代,至魏晋达到顶峰。

90、其中对偶句亦较多运用。

91、汉乐府中对偶句更趋工整,俨如后代律诗中的联句。

92、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3、”(《长歌行》)、“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9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5、”(《木兰辞》)在上述各种文体中,对偶句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它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来运用,并非文体的格律要求;二是字数多从三字到七字之间;三是对仗很宽松,字数、词性、句式大体能相对,但缺乏平仄的对仗。

96、这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意义的排偶较早起,声音的对仗是从它推演出来的。

97、”(《朱光潜美学文集》第十二章)  第二阶段是骈偶阶段。

98、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

99、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

100、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

101、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评价骈体文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

102、”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段为例: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10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104、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105、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106、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107、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108、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

109、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110、虹销雨霁,彩彻区明。

11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1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13、  全都是用对偶句组织,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对偶名句。

114、这种对偶句(即骈偶)是古代诗文辞赋中对偶句的进一步发展,它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对偶不再是纯作为修辞手法,已经变成文体的主要格律要求。

115、骈体文有三个特征,即四六句式、骈偶、用典,此其一。

116、二是对偶字数有一定规律。

117、主要是“四六”句式及其变化形式。

118、主要有:四字对偶,六字对偶,八字对偶,十字对偶,十二字对偶。

119、三是对仗已相当工巧,但其中多有重字(“之、而”等字),声律对仗未完全成熟。

120、  第三阶段是律偶阶段。

121、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

122、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

123、曹魏时,李登作《声类》十卷,吕静作《韵集》五卷,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

124、另外,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创始人。

125、但魏晋之际,只以宫、商之类分韵,还没有四声之名。

126、南北朝时,由于受佛经“转读”的启发和影响,创立了四声之说,撰作声谱,借转读佛经声调,应用于中国诗文,遂成平、上、去、入四声。

127、其间,周颙作《四声切韵》,沈约作《四声谱》,创“四声”“八病”之说,并根据诗歌要求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特点,经过创作实践的摸索,总结出诗歌必须“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的原则。

128、于是,诗文的韵律日益严格。

129、对偶句的格律由骈偶发展成为律偶。

130、在沈约、谢眺的“永明体”诗中已有比较工整的律偶。

131、如:“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

132、”(谢眺《新亭诸别范零陵云》)如;“艾叶弥南浦,荷花绕北楼。

133、”(沈约《休沐寄怀》)等。

134、从齐梁“四声”、“八病”说盛行之后,再把四声二元化,分为平(平声)、仄(上、去、入声)两大类,既有了平仄的概念,又逐步总结出每句诗的平仄应有变化,每句诗与每句诗之间的平仄也应有变化的“调平仄术”和联结律诗的“粘法”;同时,又发现每句诗用五、七字比用四、六字更富有音乐美,节奏也更加有变化;在一首诗中,骈偶句与散体句并用,又能显示出语言的错综美。

135、就这样,从齐梁时略带格律的“新体诗”,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了唐代,律诗达到了严格精密的阶段,成为唐诗的主要形式之一。

136、一般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

137、这就是标准的律偶。

138、举杜甫《登高》即可见一斑: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39、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40、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41、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42、  这首诗的颌联和颈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4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仗极为工稳。

144、远胜过骈体文中的骈偶句。

145、除五、七言律诗外,唐诗中还有三韵小律、六律和排律,中间各联也都对仗。

146、  律偶也有三个特征: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

147、  综上所述,汉文学的对偶句式历经了至少两三千年,经由排偶、骈偶、律偶三个阶段,“对称原则由意义推广到声音方面”(《朱光潜美学文集》第十二章),到盛唐已发展至尽善尽美。

148、唐代诗人的对仗技巧已炉火炖青。

149、如果把楹联比喻成孕育在诗文母体中的胎儿,那么此时的胎儿已是完全发育成熟,即将呱呱坠地了。

150、  恩恩恩。

151、看不下去了,直接复制了个,百度百科里的  对联:  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152、  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153、  上联:理想莫享醴。

154、  下联:前途弗图钱。

155、  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

156、  下联:做边幅,捉蝙蝠,蝙蝠撞边幅,贬负蝙蝠。

157、  上联:画庙庙画妙化庙。

158、  下联:名园园名圆明园。

159、  上联:玛瑙原非马脑。

160、  下联:琅不是狼肝。

161、  上联:下大雨麦子灌种。

162、  下联:旱高地田禾必干。

163、  上联:近世进士尽是近视,京师禁试进士,进士襟湿,巾拭。

164、  下联:是时肆市始失史诗,仕识世失时势,实似石狮,誓蚀。

165、  最后一联个人认为有点搞笑哈。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