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辛弃疾唯一传世墨宝上的“泪痕” 感受金戈铁马和灯火阑珊
他是南宋数一数二的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一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写出“沙场秋点兵”的大气磅礴;他也有柔情似水的情怀,写下了浅斟低唱、阴柔缠绵的宋词,更留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含蓄婉转,让无数后人回味至今。提起他的名字,国人自然耳熟能详,因为他就是南宋能文能武的奇才——辛弃疾。
在学生时代,人们朗诵着辛弃疾的千古名篇,领悟着他豪放的文学风格和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又感叹着他一生命途多舛,壮志难酬,只能将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数百年的历史风云之后,在诗词之外,人们还能如何寻觅辛弃疾的足迹?如今,走进成都博物馆中,在“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里,就能在展厅的结尾处,邂逅辛弃疾唯一传世真迹《去国帖》。
(资料图)
辛弃疾行楷书《去国帖》宋故宫博物院藏
在距今数百年的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36岁的辛弃疾写下了这一篇信札,彼时的他,到底有着怎样的复杂心境和微妙情感?就在辛弃疾的唯一传世真迹旁,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王道义说起了这位爱国文学家笔下的铮铮铁骨、家国大义。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王道义
《去国帖》里的一腔报国热情
步入“汉字中国”特展之中,展厅中人潮涌动,部分展品前更是排起了曲折蜿蜒的长队。顺着队伍往前望去,就能看到这件辛弃疾的行楷书《去国帖》,被观众热情的目光所拥抱。
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特展现场
作为目前仅见的辛弃疾传世墨宝,其史学价值及艺术价值可见一斑。据悉,此帖是《宋人手简册》中一页,内容为酬应类。《去国帖》共10行,110字,文中“秋初去国,……日从事于兵车羽檄间”,是指在江西提刑任平“茶寇”赖文政事。细看帖中的释文,就能明白其中表达的含义,和辛弃疾当时身处的环境。
辛弃疾行楷书《去国帖》宋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在辛弃疾36岁的时候,任江西提刑,在工作期间写给自己同僚的一封信。”王道义说到,这封信上实际暗含着辛弃疾拳拳的报国之心。文中大意为,自从去年秋天离京,如今已经是冬季,因为忙于平叛,疏于写信问候,神魂盼归。字里行间,皆是戎马倥偬。
王道义说到,回看辛弃疾的一生,他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于是,21岁的他毅然“鸠众二千”,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在起义军中的表现,以及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辛弃疾名重一时,他的仕宦生涯也由此开启。可在宦海沉浮中,他数次起落,终是壮志难酬。
采访中,王道义谈起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在这幅《去国帖》的正中偏上位置,有阴了的一块墨痕很显眼。他曾经两次陪着文艺界的同僚去观赏,大家对这块墨痕猜测纷纷。“我说,这大概就是辛弃疾笔下的‘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无人领会这一腔报国热情所催下的一滴热泪。”
同时,王道义也说起这幅《去国帖》中记载的细微小事,从中能够看到辛弃疾作为南宋官员,为百姓做的点滴细节。在辛弃疾身上,不仅是抵御外寇的慷慨激越,更有“哀民生之多艰”的利民济民。这些,恰恰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
“而这件《去国帖》,正是从他自己身边的工作小事、交往小事,点点滴滴发散开去。这才是一个真实的辛弃疾,真实的辛稼轩。”
唯一真迹中流露的“士大夫”风范
穿越数百年的时光,当这件《去国帖》被静静摆放在玻璃展柜之中,在领略着辛弃疾勤政爱民的崇高品格,满腔的爱国热情之外,不妨将目光聚焦在他留下的墨宝真迹中,体会他流畅自如的运锋用笔。从中,可以窥到辛弃疾作为士大夫的另外一面,领略他的扎实的文化基础,缜密的士子风范。
“我们今天能够在展览见到这样的作品,不仅在爱国情怀、文化意义、精神格调上会有新的触动,并且还能发现辛弃疾在书法艺术上,也是颇有特色的。”王道义细细剖析,从辛弃疾的这幅真迹中,可以看到他书法学习王羲之、苏东坡和黄庭坚,用笔刚劲、字势雄强。虽然是小小的一幅信笺,却是充满了一种雅正之气。
“可以说,全篇字里行间不仅流露出报国之志,而且那种风流儒雅,风云舒卷,潇洒的风范,也是值得我们今天的学习书法的作者借鉴的。”
王道义也强调,虽然在书法史上,辛弃疾并不以书法的创作见长,但《去国帖》不失为一件杰出的书法作品。从这幅真迹中,辛弃疾精深的书法功底和不凡的艺术才华,都显露无余。“从用笔、结字、章法,包括古代书信体中,‘黄伞格’的那一种行文的款式,都是颇有功底的。”
(来源 封面新闻 记者 李雨心 徐语杨 实习生 吴松芝)